特产美食列表

美味酥糖

,每袋内装、花生、豆蓉、四种酥糖,规格一致,每袋重量为425克,层次分明,气味香甜,营养丰富,独具风格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50

南县辣椒

系名产。品种主要有大辣椒和尖辣椒。大辣椒主产乌咀、明山头和中鱼口等乡镇;尖辣椒盛产牧鹿湖乡。具有味纯、色鲜、存放期长等特点。尤其是大辣椒,果大呈牛角形且较扁平,青熟时浅绿,老熟时色鲜红。肉心甚厚,微辣稍甜、味鲜,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菜蔬。1985的,南县大辣椒被评为全省优良迟熟辣椒品种。尖辣椒多晒干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19

沅江银鱼

是传统名贵特产。体小而透明,喜栖于湖、港汊及清浑两水交江的敝水区,属珍贵食用鱼类。这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肉味美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18

湘中铁锅

出产的铁锅,在国内素有“南锅”之称。其中,又以铁锅首屈一指。 益阳铁锅制造业始于明代以前,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据考证,明末清初,宁子彬的曾祖父生在安化、益阳各开设4家锅厂,炉48座,盛极一时。清乾隆年间,益阳三里桥“立生”锅厂有8座炉子,140多名雇工。清道光年间,益阳锅业的生产更趋完善。品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15

西湖咸蛋

又名朱砂盐蛋,有500年的制作历史。 1920年前后,县沙头镇出产的咸蛋甚多,并由该镇在南洋经商的一位老板带入南洋,在南洋一带很有声誉因沙头镇位于省府之西,故名“西湖盐蛋”。 西湖盐蛋采用滨湖蛋鸭所产鲜蛋,经配料、入池滚灰、仓储等近十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。蛋体大小一致滚灰均匀;收内气室小,蛋白鲜嫩,蛋黄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23

舞凤石砚

产于县舞凤山,做工精细,端庄大方,不仅为书画优良用品,也是书房案头高雅的陈设品,年产40万方,产品远销国内外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07

安化山楂

俗称、红果、山里红,属灌木或半乔木类,向为县特产,全县栽培面积3000亩,年产5万公斤。山楂树冠开张,枝稍直立,抗逆性强。9月中旬采果,果实扁园形,单果重10克左右。梗洼浅,果顶内凹,萼片缩存,底呈黄色,阳面彩红,果面光滑,味酸甜,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均高。据考证:安化县载培已有两百多年历史,其品种分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34

益阳纸伞

传说纸伞来源于鲁班的妹妹鲁云,产于益阳,融合彩画、油画、双层花等多种技艺,花、鱼、虫、鸟、飞禽走兽跃于伞面,传神逼真、轻巧玲珑,既可防雨、防晒,又是难得的艺术佳品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565

安化土纸

是主要特产之一。清规戒律同治《安化县志》记载:明时,安化即有造纸业发展。清至民国期间,由于资源丰富,土纸日渐发展,产量逐渐增加,年输出约百万元以上。民国21年2月《改良纸业》一文称:“纸为安邑了产大宗,以归化镇为最。“民国31年月日2月《之纸》载:湖南产纸数量……,安化实居第一位。”计的产纸37.2万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566

益阳砖茶

是的茶叶之乡,盛产名茶。其中最著名的是茯砖茶。它是国家部优产品,最受西北少数民族喜爱,尤其是各族人民,对更是情有独钟。早在清代道光年间,左宗棠率湘军入疆戌边,士兵拿随身带去的家乡茶叶,招待少数民族同胞。以牛羊肉为主食的兄弟民族喝了解油腻促消化、祛暑暖身的浓茶后,感到格外轻松舒爽,立即喜欢上了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590

辣妹子辣食品

人爱吃辣,不但不怕辣,而且辣不怕。辣食品是湖南人的骄傲。辣妹子辣食品有辣妹子酱、辣妹子洞庭鱼、辣妹子鱼等系列产品。它风味独特、食用方便。辣妹子辣酱分牛肉型、海鲜型、蒜蓉型、淡辣型、猛辣型五个系列。各色辣酱各有特色,猛辣富于刺激,淡辣回味悠长,牛肉有味,蒜蓉保健防癌,海鲜味道鲜美。辣妹子洞庭辣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642

益阳魔芋

境内栽培魔芋历史悠久,适宜种植在海拔400米以上的树阴山乇地,以苍场乡等高山区为多。品种多为麻杆魔芋,扁球形,紫褐色,内质洁白,富含淀粉、蛋白质。洗净后用石灰水和草灰水磨碎煮熟食用,称,魔芋除食用外,还可做工业原料。苍场乡的冰花魔片远销、等国家和地区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598

安化工夫红茶

茶叶是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。是“湖红”的代表,与的“祁红”,的“建红”鼎足而立,同为中国红茶之正宗,远销欧美,蜚声海外。   长期以来,茶叶一直是安化的一大传统产业,是主要的财税来源之一。目前,全县总面积12万亩,常年产量5000吨左右,年产值3000万元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我县注重名优茶的开发,取...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354

金花腐乳

产于,为传统名特产品,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。相传唐宪宗元和年间(806~816年),自鹿寺主持广慧久日化缘未归,寺中香积厨中吃剩的豆制素菜长出了一层霉毛,众僧品尝后,觉得味道很好,于是按僧人习惯取名“佛乳”,因形而名“毛乳”,又因益阳方言“猫”与“毛”同音,所以又叫“猫乳”。

特产美食 2024-02-19 371

当前1/7页 共105条记录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